莫角山遗址平面呈东西向的长方形,东西长约670米,南北宽约450米,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以大莫角山、小莫角山和乌龟山及周围一带高地为主体。l992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莫角山下西南侧进行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了大片的夯土层与夯窝等建筑基址。在小莫角山南侧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面上,还发现了成排的大柱洞。莫角山建筑基址,共有9~13层,总厚度50厘米,泥土层面上可见密集而清楚的夯窝,基址面有一些大柱洞,从南到北分三排作东西向排列,各排间距1.5米左右。这显然与礼制性建筑有关。考古学家推测这里可能是一个“中心城址”,是良渚文化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的中心,宛如一国之都,人们称它为“四五千年前的紫禁城”。这次发现,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良渚文化考古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的极为重要的资料。
大量考古资料证明,夏商周青铜鼎上那种具有超世问的神圣、威严、恐怖和神秘意义的饕餮纹,正是从良渚文化玉琮表面的神徽像发展而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良渚文化对后来的夏商周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