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坐落在北京市延庆县境内,距市区60公里。八达岭县长城的一个隘口,其关城为东窄西宽的梯形,它是关沟的第四道重关,也是居庸关之北口,居高临下,地势险要,现在岭上尚留有“天险”两字。八达岭为长城经过北京的著名地段,交通四通八达,出居庸关,北达延庆,西往宣化、大同,东到永宁、四海、密云,南经昌平到达北京市,路由此分,故有八达之名。
八达岭口有座小小关城,东西各建有关门一座,两门皆为砖石结构;券洞上为平台,台之南北各有通道,连接关城城墙;台上四周砌垛口,东关所悬匾额题为“居庸外镇”,西关所悬匾额题为“北门锁钥”。东西两关门相距64米,京张公路就从城门中通过。八达岭是通往北京的咽喉,在古代是关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口。长城从“北门锁钥”城楼左右两侧起,各自向南北曲折延伸,高低起伏,犹如一条巨龙,腾跃在群山的山脊线上,气势极为磅礴。作为防御外敌的长城,并不仅仅是一条壮阔的城墙,而是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一防御体系以城墙为主体,其他还包括敌台、关隘、烽火台等一系列防御建筑。
八达岭山势险峻非常,有“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之说。这段长城蜿蜒起伏于崇山峻岭之上,以巨石为基,上层用大型城砖砌成。它依山而筑,随势而曲,高低不一,宽窄不同,其平均高为7.8米,墙基宽约6.5米,墙顶宽约5.8米,可容五马并骑、十人并列。城墙内每隔不远就有一拱门,作守城兵将上下之用。墙顶迎敌面修有垛口,垛口中,上有望眼,下有射口,为监视和射击来敌之用。垛口作用很大,它既能隐身防敌,又能打击敌人,两个垛口间在危急之时,还可丢滚木、掷礓石、浇开水,以防敌人凭借云梯登城。为了有效的防御,在外城墙上每隔70米左右就筑有一个突出墙外的敌台,这种敌台的防御、战斗价值很高,它可以在来犯之敌已悄然临近城下即将登城时,从侧面射击敌人,将来敌置于左、右和正面三方交叉射击点上,使来犯之敌难以登城。这就是所谓“两台相应,左右相救”和“旁敲侧击”的兵法在军事工程上的具体应用。
敌台之上筑楼的则为敌楼,一般骑墙而筑。这种敌楼除了有防御功能以外,在楼的下部还可居住士兵、储存粮食和武器弹药,以有效地抗击来犯之敌。据说这种敌楼为明朝抗寇名将戚继光所创。
虽然明朝在八达岭长城上屯有重兵,然而“固若金汤”的长城并未能阻挡敌人。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闯王李自成率领他的农民起义军,经过宣化、怀来直奔八达岭,攻破居庸关,进入紫禁城。明王朝经营了200多年的长城防线,就这样全面崩溃。八达岭的关城,建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在八达岭东门之外有一块约两米高的巨石,上面刻有三个大字:“望京石”。史载庚子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向北京进犯,慈禧太后见势不妙,携带光绪帝及宫眷仓惶出逃外地;路经八达岭时,曾在八达岭长城上遥望北京, “望京石”就得名于此。
站在八达岭长城上西望,便会看到附近小山岗上用土石筑起的烽火台。烽火台是用烟或火来传递军事情报的高台建筑,多建在长城沿线的制高点上,一旦遇到敌情,守卫士兵立即传递消息,白天燃烟,夜间则点火,台台相接,直达指挥中心。在关城东门外青龙桥车站旁,有我国著名工程师、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的铜像。
历代文人墨客歌咏八达岭长城的诗作数不胜数。明朝文学家徐渭的《八边岭》一诗,形象地描写了八边呤长贼的高峻苍茫景象:
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戌堡终年雾噗黄。